楼外东风到早。染得柳条黄了。低拂玉阑干。怯春寒。
正是困人时候。午睡浓于中酒。好梦是谁惊。一声莺。
昭君怨。明代。杨慎。楼外东风到早。染得柳条黄了。低拂玉阑干。怯春寒。正是困人时候。午睡浓于中酒。好梦是谁惊。一声莺。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大瀛海道院为吕啬斋作。元代。卞思义。人间咫尺大瀛海,方丈蓬莱信杳然。若木三更先吐日,弱流万里不通船。未同徐福来求药,好访安期且问仙。闻说吕公高隐处,蛟龙常护石床眠。
送黄司录 其一。宋代。黄彦平。异县伤流落,同官及老成。诗书尚家法,谱系更宗盟。岁暮一樽酒,阳春千里行。双旌定何处,抚字振新声。
次郭初槐。明代。许国佐。江湖随月渡,今复作秋看。夜气凉如水,风声沸拟滩。兴从闲里得,思向静中安。何处寄乡梦,白云高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