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葭菼著霜稀,秋水连天有雁飞。怅望溪山旧人去,一船斜日映愁归。
题戴静庵画三首 其二。明代。张宁。萧萧葭菼著霜稀,秋水连天有雁飞。怅望溪山旧人去,一船斜日映愁归。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张宁。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翠微峰。清代。汪文柏。肩舆望翠微,缥缈如灵鹫。云端出一头,俯领众峰秀。缓步从山腰,身轻一筇瘦。林峦曲折移,青紫频舒皱。香多不辨花,韵细知鸣溜。怪石脱云胎,杰阁依山构。心清圣感僧,晏坐松林茂。宫阙在东南,疏甍成彩绣。壮哉九重深,宛转千门透。日丽远烟清,气澄新雨后。可怜大道间,马寸人如豆。
再入栖贤谒天和尚。明代。邝日晋。不到匡山久,依稀谷口云。溪声自相答,潭影此中分。倦羽思幽托,高飞势绝群。路寻松顶出,钟磬下方闻。
示诸学者。明代。湛若水。心无一物,天理见前。何为天理,本体自然。廓乎浑兮,四时行焉。勿忘勿助,圣则同天。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宋代。陆游。黄纸淋漓字似鸦,即今真个是还家。园庐渐近湖山好,邻曲来迎鼓笛哗。笾实傍篱收豆荚,盘蔬临水采芹芽。皇家养老非忘汝,不必青门学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