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浦水深八尺强,新城旧城如巨洋。行舟欲泊苦迷岸,居市半空惟堵墙。
浮桥锁断津吏闷,远湖口决渔人狂。顾我情非羡鱼者,临渊终日咏沧浪。
淮涨。明代。王廷相。淮浦水深八尺强,新城旧城如巨洋。行舟欲泊苦迷岸,居市半空惟堵墙。浮桥锁断津吏闷,远湖口决渔人狂。顾我情非羡鱼者,临渊终日咏沧浪。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王廷相。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二。清代。刘伯埙。赤手拟为霖,伤时一哭深。峥嵘留劲骨,蹭蹬损雄心。不尽长沙泪,难回泽畔吟。沅湘香草在,遮莫恋抽簪。
久旱微雨。宋代。江公著。云叶纷纷雨脚匀,乱花柔草长精神。雷车却碾前山过,不洒原头陌上尘。
移居沧州蔡玉躬阁学以诗送行次韵奉酬。清代。马长海。仕宦亦人情,沉沦堕其志。徒深山水怀,喜无儿女累。期为尘外游,今鼓沧浪枻。峨峨黄阁老,潇洒饶逸志。送我河之干,赠言有馀味。非不惜离别,孤怀喜能遂。沧州海一隅,可访安期辈。为问天地根,果否生天地。长跪谢微言,我将从此逝。
赋得落落穷巷士诗。南北朝。张正见。扬云不邀名,原宪本遗荣。草长三径合,花发四邻明。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门外无车辙,自可绝公卿。
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 其二。清代。翁同和。雀罗原见惯,葛帔亦人情。白发何村叟,能呼小子名。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缆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浪涛沙。宋代。周邦彦。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缆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