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白枫丹照绿蘋,粘天波浪自粼粼。愁知日月催双鬓,贫觉妻孥绊一身。
诗卷行吟书甲子,熏炉匡坐守庚申。南山当户明如髻,上对年年似故人。
村居。明代。陈瑚。芦白枫丹照绿蘋,粘天波浪自粼粼。愁知日月催双鬓,贫觉妻孥绊一身。诗卷行吟书甲子,熏炉匡坐守庚申。南山当户明如髻,上对年年似故人。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陈瑚。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唐代。白居易。病卧帝王州,花时不得游。老应随日至,春肯为人留。粉坏杏将谢,火繁桃尚稠。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空里雪相似,晚来风不休。吟君怅望句,如到曲江头。
忆昔 其三。明代。郑潜。忆昔延春新拜命,春坊正字荷恩私。晓随阁老归端本,日侍储皇备羽仪。居近蓬莱云满坐,行过太液月当池。礼成郊庙叨从事,独记挥毫赐字时。
恻恻吟 其二十六。明代。彭日贞。乔倩罗衣化作云,冰弦绝响永无闻。湘妃有怨曾为操,终日思君不见君。
投金濑怀古。清代。陈维崧。格格沙禽拍野塘,离离苦竹上空墙。投金濑在漾斜阳。击絮人才怜武员,浣纱溪又产夷光。英雄生死系红妆。
偈六十三首 其二十一。宋代。释道宁。先贤垂范,巧妙临时。解烹露地白牛,惯炊黍米香饭。煮野菜羹,唱村田乐。更深夜静,与众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