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壁仙掌立,细路纹在掌。久别莲花峰,十年如更长。
万石相玲珑,叠出群山上。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
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绝巅峙峭石,生成非一状。
要知颖露奇,只在蟠根广。奇绝飞来石,何年巧安放。
谓坠上空空,谓崩绝依傍。莫穷结构原,弥惊孤立壮。
黄山诗 其一。清代。魏源。峡壁仙掌立,细路纹在掌。久别莲花峰,十年如更长。万石相玲珑,叠出群山上。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绝巅峙峭石,生成非一状。要知颖露奇,只在蟠根广。奇绝飞来石,何年巧安放。谓坠上空空,谓崩绝依傍。莫穷结构原,弥惊孤立壮。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源。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八月二十日晓起。元代。方回。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起步秋月影,寒发何毵毵。斗柄落山北,参旗挂庭南。三五忽四五,蛙蚓众喙缄。独有络纬声,催织何喃喃。禄仕心已息,愧未任桑蚕。昨暮缺薪米,质以衾及缣。七年为此郡,忍人所难堪。焉知窘至此,不给石与甔。独坐老树下,暗捻霜须髯。墙外行人动,丧事很小鼓酣。生之必有死,如岁代凉炎。但颇讶薄俗,不复甄廉贪。鄙诮采芝馁,歆羡脍肝馋。想见攫夺子,枥马已就衔。岂识有幽人,茹苦如饴甘。念虽乏智计,识度终不凡。儿女亦可割,深山建茅庵。
闲居七首 其四。宋代。陆游。自得穷通乐,而无宠辱惊。韬光聊混俗,去知默陶情。毛竹苍龙瘦,云衣白鹤轻。时敲朝斗磬,林外玉声清。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三 寿安殿。元代。乃贤。梦断朝元阁,来寻卖酒楼。野花迷辇路,落叶满宫沟。风雨青城暮,河山紫塞愁。老人头雪白,扶杖话幽州。
天冠山。元代。范梈。江东有天冠,山翠郁嵯峨。浮岚衍县郭,鸟啼若笙歌。古来有真人,学仙云岩阿。丹成脱之去,晞发临咸池。年深化为石,石色切星河。至今刚风吹,梁柱不偏颇。羽人室其下,厌见顶婆娑。朝阳夏影缩,秋月夜阴多。吾欲敕五丁,掇之超沧波。东挂扶桑枝,此心谅匪他。宏彼日月光,不可将如何?天寒岁又晏,云露滴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