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
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清代。黄宗羲。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黄宗羲。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还丹复命篇 其十七。宋代。薛道光。水晶宫里翠娥娇,一段风光破寂寥。夺得兔乌精与髓,急须收拾鼎中烧。
酬吴直学 其一。宋代。徐鹿卿。滚滚词源峡倒流,飘飘拟上广寒游。一编芹泮挑灯夜,两捷槐花得意秋。剩喜文盟堪共结,忽惊诗债未曾酬。数能相过徵奇事,肯学渊明遣客休。
九月四日刘子见过二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入閤开尘拓,留尊对苑墙。杪秋馀暑湿,高树独风霜。岁逼乡心甚,天增病骨凉。自怜情兴减,不比向来狂。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二。近现代。吴玉如。阶日晴翻红玉佩,春风抽出绿杨枝。千丝密意谁从解,一寸芳心独自持。
送王公子归扬州。元代。乃贤。玉雪王公子,归鞯向竹西。水清淮白上,天阔海青低。琼树春前发,乌丝醉后题。何须问勋业,名与尔翁齐。
梅隐。宋代。郑元祐。昔者先人住杭州,和靖祠前水东流。弊庐与祠政相近,看梅吊古山之幽。咸平梅花三百树,无复春风一树留。荒烟野花开踯躅,落日林树啼鸺鹠。黄昏娟娟里湖月,每为香影含孤愁。长怀此花冰玉质,无言自足令人羞。眼明波间双白鸥,亦复与世相沈浮。不见梅花已悽怨,况闻笛声湖水头。青山难消楚人恨,白发易感商声讴。吾庐亦岂能自爱?种梅绕屋休嫌稠。三十年间屡易主,归魂每梦花间游。因观此图重叹息,万事何异水中沤?知君断非充隐者,卜居梅花善自谋。我亦漂零江海上,悠悠千古一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