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
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南园。唐代。李贺。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太平寺。明代。黎民怀。偶来双树下,依止远公房。薝卜飘香气,娑罗露月光。禅机随去住,心地得清凉。欲證无生理,玄言亦暂忘。
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故人相送蜀江边。共留连。
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太平时 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明代。杨慎。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故人相送蜀江边。共留连。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山中即事四首 其四。明代。吴琏。一入青山即当仙,野禽幽鹿伴清眠。诗书剩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误少年。
青草湖风泊同须竹与黄生看远汀落雁。明代。王夫之。荻芽沉绿影,汀际合晶光。摇识归鸿集,从知梦泽长。云移千点曙,风转一行将。凝立迷烟树,轻迁动夕阳。参差香尾乱,珍重羽衣凉。陈列龙沙白,书成太古苍。修眉涵镜曲,仙桂缀蟾光。沙起帘钩荡,洲平瑟柱张。涛惊聊静婉,野旷恣疏狂。酣寝云田腻,栖心蕙圃香。气矜三楚国,神带九秋霜。整翮聊烟水,回翔岂稻粱。浣纱人伫久,垂钓客情忘。悽怨依筠泪,闲愁托杜芳。经寒知柳色,访旧忆莲房。北望关云紫,西清落照黄。息机非倦止,清警正遥望。平展纹波縠,轻浮玉照肪。遥天开画苑,活谱写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