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
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章和二年中。唐代。李贺。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和吕少蒙蚕市。宋代。冯山。何处青衣旧俗酣,峨嵋东畔蜀江南。从来岁首争为市,大半民间已不蚕。几日笙歌常继烛,晚春桃李尚仍蓝。嬉游果获神明助,太守虽贫亦荠甘。
仲实复和见贻勉答。元代。大欣。佛国亲登七宝墀,见超无见总持尼。情尘空尽还同俗,结习都忘不断痴。东岭云归招共宿,北山鹤怨任他之。吾徒未识毗耶老,衣染天华不自知。
赠吴山人。明代。顾璘。昔游洞庭麓,萝阴覆君堂。开窗湖水绿,举酒橙花香。别来婴时网,欲济苦无梁。东风送君至,烟霞满衣裳。泠泠泉石谈,洗我尘土肠。山僧忽已化,阶树今渐长。叹息浮世事,因之念沧浪。
送一上人。宋代。吕本中。我齿久已摇,君发日向白。相逢不相笑,共被老境迫。周旋三十年,近岁多间隔。伊昔无事时,日夕望颜色。此道要琢磨,苦语费思索。不能如宿心,每负朋友责。别我宁陵县,随我昭德宅。所期无二三,可恨已千百。交游大半死,况值兵火厄。举首望八荒,无乃天地窄。凉风吹秋深,江湖动行客。谁能于此时,出语见肝膈。胡尘蔽中原,盗贼暗阡陌。公其无遽行,待我有良策。
【双调】庆东原 春日莺啼昼。元代。张可久。春日莺啼昼,人倚楼,酒痕淹透香罗袖。蔷薇水蘸手,荔枝浆爽口,琼花露扶头。有意送春归,无奈伤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