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缚屋山头住,十年不行山下路。
终朝两眼挂枯松,不忧无米但觅句。
满屋风声合雨声,半壁山云杂山雾。
於中只麼过此生,犹胜时人三五步。
拟山居。宋代。释慧空。古人缚屋山头住,十年不行山下路。终朝两眼挂枯松,不忧无米但觅句。满屋风声合雨声,半壁山云杂山雾。於中只麼过此生,犹胜时人三五步。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释慧空。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疏影 其一 菊影用韵。近现代。陈衍。黄昏又近。这疏疏密密,抛撇谁领。无限斜阳,上尽帘钩,帘卷西风人静。诗人见说如伊淡,怎淡到、烟痕都暝。就个中摸索渠侬,孤袖暗香齐冷。慰藉消魂瘦损,暮云破一角,漏泄清景。压帽欹斜,依样朝来,只有寒温差省。范围约束疏篱管,管不住、周遮三径。恰小窗、落墨徐熙,一幅折枝相映。
内河 其二。宋代。李叔与。隔岸青松数百株,柳阴阴处结茅庐。溪翁有此不知趣,乞与诗人作退居。
闻陈宗汤湛民泽欲过江门遇。明代。陈献章。斩蛟须射虎,水石敢谁欺。老梦不知远,客来何怨迟。千休千处得,一念一生持。衰白如曾见,斯言或可依。
咏史上·光武。宋代。陈普。腹上能容严子陵,面前何不着韩歆。迭兴知与人何事,陇蜀才平便易心。
夜分读书有感。宋代。陆游。光阴百岁已中分,拟结茅茨老白云。万里谁怜新卧疾,九重犹记旧能文。枕边得句题屏叠,马上看山隔帽裙。终恨无劳糜廪粟,夜窗聊策读书勋。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六丑 蔷薇谢后作。宋代。周邦彦。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