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虞卿,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人。真宗大中祥符中,以父昌龄荫试将作监主簿(《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龄传》)。仁宗时,历知建昌军南城县、登封县(《元宪集》卷二四、二六制词),迁盐铁判官,提点陕西刑狱。至和元年(一○五四),为利州路转运使。二年,改东川路。...
李虞卿。李虞卿,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人。真宗大中祥符中,以父昌龄荫试将作监主簿(《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龄传》)。仁宗时,历知建昌军南城县、登封县(《元宪集》卷二四、二六制词),迁盐铁判官,提点陕西刑狱。至和元年(一○五四),为利州路转运使。二年,改东川路。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拙庵。宋代。杨万里。天下无个事,巧著事便生。濂溪一赋在,座右不须铭。
送廷简归杭州兼柬大宗西颢曦亮竹田 其二。清代。万光泰。青云有路孰弹冠,白日无绳自转丸。衣食驱人难闭户,云山招客易投竿。晨车愿化飞尘送,夜店须回落日看。湖上故人多寂寞,临风亦望讯平安。
宜黄秋日用韩韵。明代。邵宝。不雨已数日,萧萧叶声乾。青青独可爱,庭下群琅玕。阴云何处来,与雾昼作团。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古井湛止水,安从起波澜。焚香坐数息,日月通泥丸。江浅舟可放,喜谢山中鞍。
赠太平马学博 其一。清代。赵湛。名山不在高,名泉不在深。所贵清冷色,玩之怡我心。之子山川秀,冲怀寄遥岑。六十困寒毡,白首无知音。丹室偶然遇,兰雪生我襟。高话对微雨,如听松间琴。契合各有数,倾盖比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