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溪山北,颇自爱吾庐。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
宁海五咏 其一 崇教寓居。宋代。洪拟。七年溪山北,颇自爱吾庐。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
(1071—1145)宋镇江丹阳人,字成季,一字逸叟。先本姓弘,避南唐讳改。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进侍御史。王黼、蔡京用事,拟中立无所附会。高宗时,累迁吏部尚书。自南渡后,法无见籍,吏随事立文,拟以旧法及续降指挥详定成《七司敕令》。以直言罢,复起知温州。卒谥文宪。有《净智先生集》、《杜甫诗注》。...
洪拟。(1071—1145)宋镇江丹阳人,字成季,一字逸叟。先本姓弘,避南唐讳改。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进侍御史。王黼、蔡京用事,拟中立无所附会。高宗时,累迁吏部尚书。自南渡后,法无见籍,吏随事立文,拟以旧法及续降指挥详定成《七司敕令》。以直言罢,复起知温州。卒谥文宪。有《净智先生集》、《杜甫诗注》。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 其一。元代。王行。庭户无尘杂,轩楹净埽除。炉烟消晚坐,帘日照晨梳。清逸吟边兴,骞腾醉里书。时看问奇者,来觅子云居。
山阳思归书寄女兄。宋代。王令。淮风情舒舒,楚水日夜流。风能驾吾帆,水可载我舟。余归知几时,子望悬百忧。念我兄弟寡,商参各殊州。十年不一逢,会合何所由。幸逢子来归,与我相慰投。甥儿入吾牵,甥女出吾留。子吾笑其间,贫不知可愁。心如熙春阳,乐若醉酒酬。忆我别子日,将行更逗遛。泣恐伤子心,泪出仰目收。别日才几时,别思日九秋。心随西北风,目望东南楼。主人仁且贤,怜我羁旅游。晨粳玉炊香,暮酒金注瓯。盘蔬罗春青,豆脯兼夕鱐。为食岂不美,义咽不下喉。要当归子同,半菽饱亦优。始予志所学,义当望轲丘。朅来与世评,众口忽起咻。尝观世金朱,此道久已偷。胡为不奋去,附世如赘旒。而子亦待人,特以贫不谋。参差两如此,偃蹇势略侔。要当去引去,逸世出网罘。遐追避世徒,子与侍巾裘。吾将亦娶妇,力以石臼求。贸田结归庐,种树屋四周。子居课桑蚕,我出鞭耕牛。教妻绩以筐,使儿饷东畴。坐笑忘岁时,聚首成白头。归乎当何时,诗以侑子讴。
过胡汝宅留赏牡丹。明代。徐渭。芳树丰茸何岁栽,对人不语向阳开。频年此景无多日,好客相过问几回。塞蕊正宜催羯鼓,高枝偏自映金杯。醉馀谁复论朝暮,待尔阳台行雨来。
上海察院题壁。明代。王缜。三载南巡脚未休,一航上海信潮流。简书刚为军储急,丝茧谁宽里巷忧。事到安排良独苦,意无贪恋更何求。悠悠莫惜兹行役,吾道沧洲尚远游。
草莽孤臣剧可怜,僧寮一榻坐凄然。中枢学禁方封进,淮帅弹章又至前。
空有精诚感刺客,谁将血泪达穹天。百年末学重过此,肃拜如闻謦欬传。
白下投止承恩寺见壁上蕺山先生题字知为其旧寓也正襟览之。唐代。全祖望。草莽孤臣剧可怜,僧寮一榻坐凄然。中枢学禁方封进,淮帅弹章又至前。空有精诚感刺客,谁将血泪达穹天。百年末学重过此,肃拜如闻謦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