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奁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宋代。晁说之。竹奁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晁说之。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养拙庵述怀。明代。伍骥。钝怀好习静,筑野龟山阴。容膝宽天地,披吟乐古今。炫炫举世尚,喋喋非余心。抱瓮长松下,看云度晚深。
酬乐天早夏见怀。唐代。元稹。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南雄道中逢霍阶生。明代。陈邦彦。病后无颜色,秋深有远行。渐于乡土隔,翻遣故人惊。归思珠江道,前途白下城。岭梅殊未发,诒赠若为情。
次韵孙耿诗三绝并寄谢 其三。宋代。韩淲。鸡笼隐隐富春山,犹有孙郎作许閒。失喜流传和三绝,暗中摸索得窥斑。
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 其二。清代。朱琰。峻绝尧峰耸碧漪,洞庭春好费相思。轻帆一夜西风度,霜满山园唱橘枝。
【双调】水仙子 仲春湖上雨。元代。赵善庆。仲春湖上雨痕著物润如酥,草色和烟近似无,岚光罩日浓如雾。上春风啼鹧鸪,斗娇羞粉女琼奴。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渡瓜州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灭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客乡秋夜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