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余清景,宵来更不同。水天双月白,林屋一镫红。
人境无尘想,缁流有素衷。未知莲社酒,果否许陶公。
与子憨上人溪上步月。清代。周焯。溪上余清景,宵来更不同。水天双月白,林屋一镫红。人境无尘想,缁流有素衷。未知莲社酒,果否许陶公。
周焯,字月东,号七峰,天津人。拔贡。有《卜砚山房诗钞》。...
周焯。周焯,字月东,号七峰,天津人。拔贡。有《卜砚山房诗钞》。
观婺剧杂咏十三章 其一 调笑令。近现代。卢鸿基。承受。千夫诟。赫赫英风吹翠袖。狄郎薄倖功成后。忍教双阳空瘦。昆仑山月圆依旧。永绝虎争龙斗。
满江红 同恭士叔岱牧仲饮介子西湄草堂次公㦷壁间韵。清代。陈维崧。水榭清幽,宿雨罢、奔浑齐涨。凭眺处、孤城剩垒,炮痕无恙。波静细延帘阁底,草香乱扑纱窗上。碧阴阴、一阵嫩凉来,沙禽饷。篷六扇,烟中漾。箫一缕,潭边唱。况主人还有,吴羹法酿。但醉且寻茶叟灶,欲归径借溪翁杖。想此时、纤月挂西湄,难于状。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明代。王士骐。紫禁鳌山结翠斿,升平故事雅宜修。春回九陌风仍暖,月出千门雾乍收。烟火楼台疑化国,高明世界正宸游。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赋梅下小池。宋代。任希夷。眼见梅花照玉堂,只今浓绿覆宫墙。樛枝偃盖云千叠,下荫清池玉一方。
三月十八日水滨閒步 其二。明代。杨慎。杨林今日是昭关,白首拘留未得还。渔父浣纱浑不见,断肠今古泪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