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恨端明遗李廌,下闻祠部识昌黎。且从荣子歌三乐,莫效伯鸾叹《五噫》。
下第慰友。清代。朱续京。屡恨端明遗李廌,下闻祠部识昌黎。且从荣子歌三乐,莫效伯鸾叹《五噫》。
朱续京,字子析,号梦霖,聊城人。康熙庚子举人。有《六箴堂诗存》。...
朱续京。朱续京,字子析,号梦霖,聊城人。康熙庚子举人。有《六箴堂诗存》。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怜之态壁间之什。宋代。李吕。乞籴民宵征,出粜官夙驾。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东作已无粮,贪赊宁论价。负逋罄产偿,求售忘早夜。逡巡生计尽,失所安足讶。尉仙明达人,出语补风化。咄彼兼并家,敛衽当愧谢。
山行和韵。宋代。赵处澹。历穷山底路,浑不见人家。傍石寻丹鼎,随云到玉华。蝶幽停蕙蕊,鹿饱卧苔花。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
禽言九首·杜鹃。宋代。刘克庄。门前客劝不如住,树头鸟劝不如去。廷尉重来客又集,丞相欲去门人泣。客误主人固不少,哀哉人有不如鸟。
偈颂八十七首 其四十六。宋代。释慧开。翠岩绝崄巇,元不涉阶梯。去来无窒碍,彼此更何疑。珍重洪源湖海众,个中不隔一毫釐。
晚酌示藏用诸友 其三。明代。陈献章。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