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1698)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朱用纯。(1627—1698)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暮秋大伾山禅院同孟得之卢次梗醉赋。明代。谢榛。胜游随故侣,幽兴在禅林。石上晴云起,松间晚磬沉。青山无久客,黄菊有归心。我亦悲秋者,樽前学楚吟。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宋代。曾几。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沈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斯须客辞去,趺坐对馀芬。
哭顾五子朋 其三。清代。郑孝胥。持论绝不同,意气极相得。每见不能去,欢笑辄竟夕。西州门前路,尔我留行迹。相送至数里,独返犹恻恻。小桥分手处,驴背斜阳色。千秋万岁后,于此滞魂魄。为君诗常好,世论实不易。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
送洪毅夫。明代。郑真。佩服翩翩映紫霞,东风千里望还家。灵丹夜长黄金汞,仙杏春开锦绣葩。天阙政须依日月,云程从此隔尘沙。袖中况有青囊秘,莫道流年两鬓华。
次韵潜师放鱼。宋代。苏轼。法师说法临泗水,无数天花随麈尾。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醴。况逢孟简对卢仝,不怕校人欺子美。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法师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沙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