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六出梅花五。豆蔻香苞吐。六宫齐抱紫檀槽。约略朱弦拨动几多条。
盈盈碧玉瓜初破。八字添些个。韦娘双陆六双心。记得两场打罢到如今。
虞美人 其六。清代。樊增祥。水仙六出梅花五。豆蔻香苞吐。六宫齐抱紫檀槽。约略朱弦拨动几多条。盈盈碧玉瓜初破。八字添些个。韦娘双陆六双心。记得两场打罢到如今。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归兴。明代。袁宗道。家傍青山曲,门当绿水斜。长峦通畎瀹,古木间桑麻。吾欲学为稼,将无遂及瓜。还因归里日,预已惜离家。
水龙吟 月夜闻远笛。清代。周寿昌。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恰值雨停风小。恍串珠、穿来旋绕。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漫自怜、听不分明,恰更比、分明好。
鹧鸪天(十五日同宪使观灯马上得数语)。宋代。魏了翁。解后皇华并辔游。追随世好学风流。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千炬烛,数声讴。不知白了几人头。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和郑季南喜雪。宋代。阳枋。天机流转一回头,览镜何须空自羞。雪尽草生春意好,人心不解漫间愁。
孤市辉辉日半城,鸣驺门外即脩程。霜清岱色偏凌汉,腊近梅花乱著英。
对酒可胜游子念,买舟还作济川行。当筵郢曲堪谁和,三叠阳关是此声。
濒行和答岑方伯彭郡守二年丈暨赵副宪何中丞诸老先生 其二。明代。区元晋。孤市辉辉日半城,鸣驺门外即脩程。霜清岱色偏凌汉,腊近梅花乱著英。对酒可胜游子念,买舟还作济川行。当筵郢曲堪谁和,三叠阳关是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