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白孤儿泛梗身。眼穿兵气入萧辰。江湖满地不逢人。
别浦柳青犹惹恨,故园花发若为馨。几回肠断永和春。
浣溪沙 次蘉庵戊寅元日韵。近现代。陈方恪。垂白孤儿泛梗身。眼穿兵气入萧辰。江湖满地不逢人。别浦柳青犹惹恨,故园花发若为馨。几回肠断永和春。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游绍兴鲁迅故居与石榴留影。近现代。顾敏燕。谁家院落石榴红,几度花开今始逢。执手相亲堪合影,惜君谁识我情浓。
题马溪寺二首。宋代。程公许。先子旧游此,余时方五龄。风神见图像,云体想仪刑。衰发年年白,遥山面面青。不须论旧事,欲说唤谁听。
一剪梅。清代。吕采芝。病里年光去似流。有计难留。有泪难收。侍儿莫便捲帘钩。侬亦多愁。花亦多愁。试将雏燕问情由。秋到知不。秋去知不。含情几度倚层楼。不欲凝眸。却又凝眸。
杏园芳。五代。尹鹗。严妆嫩脸花明,教人见了关情。含羞举步越罗轻,称娉婷¤终朝咫尺窥香阁,迢遥似隔层城。何时休遣梦相萦,入云屏。
奉敕恭谒皇太子谢恩诗。明代。杨士奇。华夷一统戴洪恩,庆衍皇家万万春。总为太平隆景运,正生仁圣福斯民。德如文武成康继,世沐乾坤雨露新。龙凤之姿天日表,大明高祖圣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