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窗雨歇。料几枝缀粉,临风堪折。暗忆芳盟,笛语悤悤换时节。
休道江南信早,空赢得、经年抛别。想见那、一捻幽香,千里冷云叠。
谁说。路悽绝。正梦绕夜寒,秀靥凝怯。玉尘自洁。寥落孤山写明月。
但愿枝枝倚遍,聊慰我、相思情切。又甚处携素手,举觞对雪。
暗香 忆梅,次梦秋韵。近现代。陈衡恪。半窗雨歇。料几枝缀粉,临风堪折。暗忆芳盟,笛语悤悤换时节。休道江南信早,空赢得、经年抛别。想见那、一捻幽香,千里冷云叠。谁说。路悽绝。正梦绕夜寒,秀靥凝怯。玉尘自洁。寥落孤山写明月。但愿枝枝倚遍,聊慰我、相思情切。又甚处携素手,举觞对雪。
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陈衡恪。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雨夜董信溪过访。明代。杨巍。卧病沧江上,柴扉昼不开。况兹风雨夕,乃有故人来。绕屋吟黄叶,疏灯照绿苔。平生丘壑意,共尽掌中杯。
三月十一日,遣家人还舍奉侍,值雨。十四日,值晴作。元代。范梈。具船闻解缆,想象系朝昏。到日初收雨,沿流定达村。初生南涧藻,好近北堂萱。载感飘零意,清江是故园。
寄魏相之。宋代。冯时行。胡尘涨中州,大雅欲陵替。遮眼惟甲兵,开口无丁字。君从何方来,落落清庙器。岂觅佳吏部,惠然枉轮驷。快语真起人,坐久益宏肆。复归磨破瓦,自写锦囊秘。敲门遣长须,恍若明星坠。意远出寥廓,沈谢堪叔季。昔人重勋业,文章乃余事。当其困湮沦,慷慨动幽思。旧筐傥好在,万代作清吹。听君发余论,堂堂蕴经济。贾生求属国,居然不自试。飘飘云雨峡,风沙正翠悴。老聃柱下史,庄周漆园吏。鸿鹄千里心,蹭蹬戢远翅。平生有笔砚,艰难不相弃。得失与忧乐,付此一游戏。举手忽盈纸,不知老将至。达士要如此,何必苦酸鼻。凌江我二友,大非俗士比。与君共朝夕,可以忘世味。嗟我谋生拙,汩汩耗元气。相逢思共载,羁绁但长喟。别后有新诗,莫忘情所寄。一瓢落清江,顷刻荷清赐。一饮一再读,一篇为一醉。
周祀五帝歌 皇夏。南北朝。庾信。惟令之月。惟嘉之辰。司坛宿设。常史诚陈。敢用明礼。言功上神。钩陈旦辟。阊阖朝分。旒垂象冕。乐奏山云。将回霆策。蹔转天文。五运周环。四时代序。鳞次玉帛。循回樽俎。神其降之。介福斯许。
送袁度这挈家之任。宋代。敖陶孙。神龙不池拘,威凤非笼驯。自我交袁君,愁见地上人。一官固儿嬉,君视真埃尘。去如下鞲鹰,来即释峤云。相从复几时,孰老西湖春。门前乌桕花,颇怪乌来频。问知八九雏,翅短青尚新。感君携孥行,道路嗟良勤。念子春秋学,当重博士茵,胡为簿馀干,折腰五斗陈。祭河先恶沲,小大则有伦。细意事失墨,风列实要津。赠言吾岂敢,辄献所食芹。惟时风雨交,举涂潦理轮。十年上饶路,梦中说悲辛。黄泥漫塘坡,鸣黾舞渊沦。赠子方竹筇,副以白伫巾。筇方哧鬼蜮,巾白来祗神。意气得人命,杯酒聊殷勤。上马莫回头,慎忽愁我贫。亦莫作怪事,祭灶通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