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乍霁。凉飙划破云翳。閒邀夜色赏秦淮,淡蟾在水。
六桥不隔柳苍苍,烟光摇荡眉际。
画楼外,重徙倚。绿漪两桨须记。兴亡漫说六朝山,燕还旧垒。
帝城客去晚潮回,华年空叹弹指。
软尘聚首似梦寐。莽东西、琴剑千里。见了若添离思,向飞萤、岸曲停杯。
相对收拾余欢,笙歌里。
西河 题秦淮泛月图。近现代。陈衡恪。秋乍霁。凉飙划破云翳。閒邀夜色赏秦淮,淡蟾在水。六桥不隔柳苍苍,烟光摇荡眉际。画楼外,重徙倚。绿漪两桨须记。兴亡漫说六朝山,燕还旧垒。帝城客去晚潮回,华年空叹弹指。软尘聚首似梦寐。莽东西、琴剑千里。见了若添离思,向飞萤、岸曲停杯。相对收拾余欢,笙歌里。
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陈衡恪。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赠四明言上人。宋代。释居简。太玄讥太白,淡扫却清新。纸上忽垂实,镜中如写真。荔丹晴态度,桃晕雨精神。说与铅黄手,缁云不受尘。
苦热。明代。陈献章。寻常衣汗湿青荷,争奈连朝溽暑何。四象阴阳分老少,一年天地几中和。水枯瓦沼蛙将徙,日炙山枝鸟不歌。一事伤廉非得已,竹林冰簟受风多。
题画赠陈生东父兼柬王伯宠将军十八韵。明代。胡应麟。落落乾坤内,清狂见汝曹。孟公元世阀,仲举旧人豪。万事捐鸡肋,孤心逐蟹螯。浮生閒处得,浊世静中逃。海岳骄藜杖,江湖狎布袍。营丘传洒墨,洪谷授挥毫。绣柱悬飞瀑,雕梁压怒涛。冬亭河汉入,夏槛雪风号。五竺携灵鹫,三神挈巨鳌。洞庭回雁鹜,巫峡挂猿猱。佩玉明冠剑,锵金肃羽旄。楼台笼晓色,城阙洞秋毫。果欲尝丹荔,花应坠碧桃。幽人题桂树,上客醉葡萄。盘礴回千虑,经营费二毛。穷年思训力,竟日道玄劳。北海盟投祢,南山趣逼陶。惟应伴王绩,西第日醄醄。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 潺玉亭。宋代。吴师孟。至人泉石心,俚耳便丝竹。酾渠逗清泠,朝夕淙寒玉。试听自然声,不减云璈曲。却返倒闻机,五音常自足。
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明代。陶宗仪。水云乡,又南枝逗煖,绰约汉宫妆。春艳秾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想应道、东风料峭,剪霞彩、零乱补绡裳。勾漏寻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风光。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依旧小窗,疏影淡月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