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来伴此君,清风习习常相闻。看雨开门得明月,听泉欹枕梦凉云。
厨烟偶借两三点,池水无多一二分。新笋过年已出屋,老梅含笑与同群。
风竹。近现代。方鹤斋。十七年来伴此君,清风习习常相闻。看雨开门得明月,听泉欹枕梦凉云。厨烟偶借两三点,池水无多一二分。新笋过年已出屋,老梅含笑与同群。
方鹤斋(1852—1940),名旭,鹤斋其号。安徽桐城县人。桐城派古文家。历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学生监督、省学务处提督、省提学使、川东道台。为官清正,大力倡办新式学堂。因喜爱成都风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诗、书、画皆善。今存《鹤斋诗存》、《鹤斋文存》,皆门人以寿金刊印。...
方鹤斋。方鹤斋(1852—1940),名旭,鹤斋其号。安徽桐城县人。桐城派古文家。历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学生监督、省学务处提督、省提学使、川东道台。为官清正,大力倡办新式学堂。因喜爱成都风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诗、书、画皆善。今存《鹤斋诗存》、《鹤斋文存》,皆门人以寿金刊印。
前堂古槐作歌张之。清代。李嘉乐。老槐苍莽覆高阁,疑服仙人不死药。何时裂腹树中分,一半生机尚自若。即今得半气输囷,南柯独伸龙臂攫。上有密叶干青霄,下有垂枝张翠幕。故老传闻不计年,自有此州根遂托。日久群惊有物凭,人过其下孰敢谑。烟云百丈势冥冥,香火一龛灵灼灼。风来飞舞厚将崩,昔人已铸铁縆缚。我到更增一木支,岂惟老物伤摇落。千百年亦重留贻,十三贤或经摸索。守吏虽无齐令严,得人差免鲁邦削。政余颇爱此扶疏,视作鼎彝慰寂寞。广荫真看可蔽牛,通神果少来栖雀。化身痴想作槐安,古而无死何如乐。
得世卿诗 其二。明代。陈献章。东野功深偏洗削,退之意到每优柔。眼前一二聊拈掇,正好承箕对孔脩。
题陈日华二友堂。宋代。袁说友。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挽故致政大夫诗。宋代。赵鼎臣。乍捧毛生檄,初登贾傅年。低回成鹤发,勉强用蒲鞭。遗爱西州说,清风古国传。欲知阴德处,廷尉有青毡。
周元亮奉赦南还龚孝升有诗赠别旋起青州道次韵和寄 其三。清代。邹式金。灯花明若镜,秉烛竟归人。垒块分中散,纷纶得大春。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其二。宋代。黄公度。面势揖孤峙,交柯藏伯劳。日临公馆寂,人与此轩高。对酒屡中圣,题诗应仆骚。乔林思旧隐,咫尺听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