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极翻疑梦,忧深却畏真。火炎浑玉石,霜重出松筠。
呕血何多病,惊心为老亲。艰难好将息,时序已回春。
得余漱石书知病中犹尽力照料留锡藏书并写寄目录喜极寄却二首 其二。近现代。冯振。喜极翻疑梦,忧深却畏真。火炎浑玉石,霜重出松筠。呕血何多病,惊心为老亲。艰难好将息,时序已回春。
冯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1917年起先后在广西梧州中学、北流中学、容县中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江苏教育学院、正风文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和交通大学任教师、教务主任、教授和校长。1949年后,担任广西南宁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学院教授、名誉系主任,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1983年3月13日在广西师大病逝,终年86岁。...
冯振。冯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1917年起先后在广西梧州中学、北流中学、容县中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江苏教育学院、正风文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和交通大学任教师、教务主任、教授和校长。1949年后,担任广西南宁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学院教授、名誉系主任,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1983年3月13日在广西师大病逝,终年86岁。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二。元代。杨允孚。窈窕谁家女未笄,日高停绣出帘帷。背人笑指青霄上,认得宫庭白鸽飞。
禅定指迷歌。宋代。张伯端。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断常纤尘有染,却於诸佛无缘。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兼有修禅上人,只学闹口合唇。夸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便逞已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初夏幽居杂赋。宋代。陆游。曲曲羊肠径,疏疏麂眼篱。渴蜂窥砚水,狂蝶入书帷。一枕轻安梦,数联萧散诗。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南中二老图诗。明代。毕自严。南极老人星不孤,轻风洒洒披佳图。青城何来紫烟气,羡门园客无时无,我亦颓焉自放思蓬壶。年来鹿鹿造物驱,拮据职业形神枯。閒窗展对快硕肤,须眉欲语欣吾徒。一掌留禁释不辜,一总陪宪饬廉隅。载读高谈稷下与吴歈,滴滴灌顶甘醍醐。曹刘可役屈宋奴,酒后耳热歌乌乌。翩跹曳履钟山趋,不让当年九老在东都。道能随物化,身肯要人扶。仆本淄黉一耄夫,蒲姿亦与名贤俱。五载艰辛东野御,居然滥吹齐之竽。夜行秉烛胡为乎,菊荒三径真为愚。咄哉二老皆通儒,寿身寿国道味腴。君不见齯齿重生鬓欲角,增筹赐卣良非迂。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八 颜真卿。宋代。林同。祗是见忠节,何曾省孝诚。唐宗休叹息,犹未识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