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雾束山腰,荡漾成云海。古寺踞山巅,更在层云外。
岚翠扑人衣,松豁鸣天籁。工笔米家山,恐与时宜背。
生查子七首 其四 再登扫叶楼,读龚半千画。近现代。吴梅。湿雾束山腰,荡漾成云海。古寺踞山巅,更在层云外。岚翠扑人衣,松豁鸣天籁。工笔米家山,恐与时宜背。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厓,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腥庵、臒盏、厓叟、逋飞、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霜厓曲录》、《霜厓四剧》、《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词学讲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元曲研究》、《辽金元文学史》等。...
吴梅。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厓,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腥庵、臒盏、厓叟、逋飞、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霜厓曲录》、《霜厓四剧》、《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词学讲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元曲研究》、《辽金元文学史》等。
短长行。明代。祝允明。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快活歌二首。宋代。白玉蟾。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水火金木俱浑全。精水神火与意土,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散在万物与人身。花自春风鸟自啼,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气入四肢徒凋残。松竹虚心受气足,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此气即是黄芽铅。老松可少病可健,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虚无行火候,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与走一叶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一之则日万则烟。日中自有金乌飞,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鸡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传,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眼空四海嗟无人。偶遇太平兴国宫,白发道士其姓陈。半生立志学铅汞,万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庐山下,摆手笑出人间尘。翠阁对床风雨夜,授以丹法使还元。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蓬莱方丈在何处,青云白鹤欲归去。快活快活真快活,为君说此末后句。末后一句亲分付,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或狂走,或兀坐,或端坐,或仰卧。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买陂塘。近现代。丁宁。拂芸编旧香零落,依依陈梦萦绕。苍茫劫海偷生际,曾向书城投老。危楼悄,记丹鉴宵深,落叶殷勤扫。星霜草草。叹魂断缣縢,蟫丛蹀躞,此意有谁晓。西州路,头白羊昙曾到,凄凉一片残照。东窥西笑同宫茧,说甚庸中佼佼。今休道。问小妹、青溪占得春多少。安排孰早。看愿满藏山,名传津逮,杰阁倚云表。
游牛峰寺四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萦纡鸟道入云松,下数湖南百二峰。岩犬吠人时出树,山僧迎客自鸣钟。凌飙陟险真扶病,异日探奇是旧踪。欲扣灵关问丹诀,春风萝薜隔重重。
钓台 / 夜发严滩。宋代。李清照。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闻刘主事移疾将往苏门赋赠。明代。汪琬。刘郎欲投效,去隐苏门山。区区青墨绶,弃擿如等闲。苏门自昔多幽趣,曾是孙登长啸处。山色遥连盘谷云,竹声半落淇园雨。秧苗参差槲叶齐,居人何减武陵溪。闭门自有飞花入,高枕常闻过鸟啼。刘郎乞身真不恶,葛巾布袍差足乐。案上频钞《内景经》,炉中祇养长生药。女能织帛男能耕,门生扶舁相随行。丈夫适意且如此,安用悠悠世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