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尽英雄骨,荒山万古青。幽花馀战血,废垒照寒星。
剥复愁无定,龙蛇渐有形。鸡鸣携剑去,一路晓风腥。
东游十七首 其四。近现代。徐炯。埋尽英雄骨,荒山万古青。幽花馀战血,废垒照寒星。剥复愁无定,龙蛇渐有形。鸡鸣携剑去,一路晓风腥。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徐炯。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寄怀二十首 其五。宋代。赵蕃。春风底事苦欺梅,旧雪未乾新雪催。元自不侪桃与李,何须著意苦相摧。
感昔。宋代。张侃。先君年壮日,邂逅郑当时。把酒对今月,弹琴论古诗。眼前多俗韵,徽外少人知。除却瑶山老,无繇访断碑。
送林南川教授严州因次其留别韵三首 其一。明代。王缜。欲振儒风扇九畿,江门暂卸一竿丝。披云剪棘年劳苦,白日青天路坦夷。坛杏秾分春雨后,泮芹香送晚凉时。名兼吏隐闲方贵,莫笑先生拙且迟。
黄州道中。元代。范梈。径转山仍掩,沙移圃自成。蒹葭连水白,杨柳荫门清。无复论馀事,真堪了此生。眼中陈仲子,九鼎一毫轻。
登绕花台二首。宋代。何澹。诗翁当日上凌风,面面看花得句工。我亦巡檐来索笑,古今人意略相同。
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宋代。陆游。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