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闻海国动天风,高沸洪涛上碧空。螺子无珠依老蚌,蛟儿有泪泣潜龙。
冤他山鸟都衔石,怪说水神不姓冯。欲斩长鲸求钝剑,良工枉铸若耶铜。
和陈山民在灌留别二首。近现代。吴之英。昨闻海国动天风,高沸洪涛上碧空。螺子无珠依老蚌,蛟儿有泪泣潜龙。冤他山鸟都衔石,怪说水神不姓冯。欲斩长鲸求钝剑,良工枉铸若耶铜。
吴之英(1857—1918),字伯朅,四川名山县人。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后为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四川国学院院正。为四川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参与组织“蜀学会”并任《蜀学报》主笔,戊戌变法失败后,回乡潜心著述,有《寿栎庐丛书》、《中国通史》等书行世。...
吴之英。吴之英(1857—1918),字伯朅,四川名山县人。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后为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四川国学院院正。为四川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参与组织“蜀学会”并任《蜀学报》主笔,戊戌变法失败后,回乡潜心著述,有《寿栎庐丛书》、《中国通史》等书行世。
台城路 题种花图。清代。谈印梅。两肩疏影和烟雨,春光载将多少。负耒携锄,披云带月,竹外斜枝更好。狂来脱帽。似花底秦宫,愿随花老。曲曲屏山,个人独倚罢香抱。催花应喜信早。惹枝头几许,蜂蝶争闹。画阁湘帘,轻车宝马,定有寻芳人到。安排草草。便无数香魂,夕阳凭吊。待唤园丁,更添栽翠蓧。
文笔峰。明代。王赞襄。一峰屹立万山低,造化生成笔一枝。锐颖常沾雨露泽,光芒直射斗牛墟。江山北去呈文字,海岛南来作砚池。对此挥毫轻借力,青云独步到天衢。
寄亭四绝为邑文学祝宗旦题从其子树勋请也 其四。明代。胡应麟。风潭百顷和沧浪,坦腹遽庐万事忘。睡起秋山扪虱坐,不知斜照堕胡床。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一 五曲精庐。元代。黄镇成。歌棹曾穷九曲源,精庐迢递隐屏前。閒寻五曲樵溪上,三十六峰秋满船。
七言送辛有终知鄂州。宋代。沈遘。江汉交流古要津,高牙大旆压城闉。昔尊丞相初开府,今属郎官试治民。迎路壶浆因问俗,前车弩矢便行春。由来美化先南国,遗乐犹应咏错薪。
赋栖翠楼送曹良金出使归省。明代。顾清。群山绕湖湖绕山,高楼突起湖山间。湖光如蓝山如黛,云近百里趋凭阑。主人不出日高坐,笑弄烟雾招云鸾。云鸾空飞渺无迹,但见苍苍竹树相回环。芳荪小松亦何意,点缀几格娱清閒。大郎新归自天上,春衣五色宫花斑。楼前拜舞楼上醉,山水亦似回欢颜。烟凝不知晚色改,潦尽更觉湖波宽。登高作赋远莫致,目极吴江枫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