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三台望,还从九曲行。可怜文种水,犹抱伍胥城。
风雨松林暗,烟波笠泽清。公孙今在否,寂寞久无声。
姑胥台怀古二首 其二。清代。惠士奇。好上三台望,还从九曲行。可怜文种水,犹抱伍胥城。风雨松林暗,烟波笠泽清。公孙今在否,寂寞久无声。
惠士奇(1671-1741) 清经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雍正间,以召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初,再起为侍读。传父惠周惕之学,撰《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较宋儒为缜密,但较拘泥。...
惠士奇。惠士奇(1671-1741) 清经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雍正间,以召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初,再起为侍读。传父惠周惕之学,撰《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较宋儒为缜密,但较拘泥。
晓发。明代。徐熥。枕上榜歌起,溪中行侣稀。缆牵烟缕细,帆挂月痕微。曙逐鸡声尽,涛惊客梦归。沿洄三五里,犹未见朝晖。
浮丘坛。宋代。赵汝育。临阳仙窟宅,遗迹在岩扉。丹就泉如旧,坛空人已非。碧峰千古在,黄鹤几时归。乞我刀圭惠,从君隐翠微。
山夹深江入海涛,扁舟来往未云劳。新松倚岸疑阴浅,短杖随身怯路高。
塔顶千灯明昨夜,天中孤月待吾曹。却缘惮暑参差甚,虚阁谁飞白兔毫。
与潘子登佘兼五有中元宿云阁之约以暑极不能久偕梁巨川卢俊斯放舟先归却柬潘佘二子。清代。陈恭尹。山夹深江入海涛,扁舟来往未云劳。新松倚岸疑阴浅,短杖随身怯路高。塔顶千灯明昨夜,天中孤月待吾曹。却缘惮暑参差甚,虚阁谁飞白兔毫。
代宗挽歌。唐代。李端。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游张园。宋代。陆游。冷局归差早,名园得缓行。穿林山骤出,度硖路微平。霜近柳无色,风生蒲有声。出门还戃怳,满路夕阳明。
邯郸合族建追远祠志喜。明代。温纯。憩邯几住吕公轩,何意支流派最繁。接武箕裘多国器,将文点窜为家门。从知姬姓本同气,况乃唐封出太原。谱志分明非漫合,不妨两地荐蘋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