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五日雨,出门万山春。湖光忽见我,摇荡白雪新。
九节瘦筇杖,一幅故葛巾。桃花忽相笑,聊复此红尘。
有钱困鞭算,有官絷卯申。洞然宇宙间,馀此自在身。
但恨不能饮,我亦无事人。
湖上观春。宋代。汤炳龙。闭门五日雨,出门万山春。湖光忽见我,摇荡白雪新。九节瘦筇杖,一幅故葛巾。桃花忽相笑,聊复此红尘。有钱困鞭算,有官絷卯申。洞然宇宙间,馀此自在身。但恨不能饮,我亦无事人。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汤炳龙。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将归。宋代。韦骧。他乡蔽讼改新年,事竟归心顿释然。坐厌帘间窥昼景,行将马上看春天。无穷芳草含朝雾,几许初花倚暮烟。长陌风光应渐好,羁怀朝夕付金鞭。
夏日饮以可池亭。明代。文徵明。笔床书卷绕壶觞,到此欣然百事忘。自笑频来非俗客,只愁难却是清忙。池塘听雨烦心净,轩槛迎风醉面凉。绿树缭垣啼鸟寂,更从何处觅江乡。
麻城卧疾。清代。朱克柔。一病方知客,思家意陡归。昏明每计杪,潦燠自斟衣。倚枕梦痕碎,侵人药影肥。数行游子泪,未敢寄庭闱。
次韵和颍昌叶翰林 目病废读书。宋代。程俱。空华信无根,遗迹故非足。如公三万卷,碨磊贮心曲。中虚自昭旷,不必岩电目。纳芥本无难,胶弦端可续。亡书共推张,断简当问束。笑谈针左盲,指顾命骚仆。岂知穷巷士,眼暗发将秃。短檠黮无光,默坐守幽独。正当黜聪明,岂复分句读。便便了无庸,但有孝先腹。
戏赠西阳子二首 其二。明代。王廷陈。未试餐霞术,空传煮石方。三旬凡九食,颜面颇仓皇。灰冷烧丹鼎,香馀卖药囊。严寒君少畏,岁已逼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