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楚苍茫际晓,霜空浩荡凝秋。何限江山远意,披襟独倚层楼。
寄题远山楼 其二。元代。王行。烟楚苍茫际晓,霜空浩荡凝秋。何限江山远意,披襟独倚层楼。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王行。(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水亭燕集。元代。胡奎。微雨散方池,回飙进虚牖。故人赏我趣,酌此尊中酒。清谈惬素心,嘉会得良友。日暮怅悠悠,云帆一回首。
惜余春。清代。于学谧。当时只是望春回,不道春来愁共来。于今最惜残春去,无奈春去愁偏住。我愁不是为春愁,愁在阊阖十二楼。帝阍渺渺凭谁叩,弱水茫茫绝行舟。却从麻姑向东海,卧看沧桑几千载。桑田变尽海中波,一段心情镇常在。我有琢玉连环纽,愿系君恩得长久。我有百炼双吴钩,与君试斩蛟与虬。天高日远难为遇,以暗投人不知处。玉京回首空白云,瑶台别路隔红尘。花前可惜对余春,清歌未了涕沾巾。
吊渔叟。清代。温权甫。三十年来削碧桐,打渔为业武陵翁。纤钩香饵春山下,软线长杆钓濑中。红杏雨头摇刺橹,绿杨烟际坐光风。应嫌鱼小沽钱少,新月偏多弯似弓。
中秋夜颐和园直庐 其二。清代。陈遹声。枯莲摇碧漪,冷露瑟金井。秋寒鹊高飞,风紧鹤知警。水自玉泉来,到地声始静。清波摇帘隙,万籁澄秋景。宣室未可议,闭门杜造请。天阶凉如水,夷旷绝人境。开窗延晓色,残柳梳月影。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唐代。李益。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和郭功甫赠陈待制致仕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南北纷纷不觉尘,鸳鸯湖水解留人。乳浮香焙谁同试,蚁泛家篘分外淳。禅寂久因师粲可,婚姻便可继朱陈。莫从旧路寻归梦,占取东篱采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