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偏怜节,天涯又见秋。宦情仍卤莽,岁月袛优游。
露下蝉吟苦,风前燕语愁。西山朝气爽,应许马曹收。
都门立秋 其二。明代。李孙宸。客久偏怜节,天涯又见秋。宦情仍卤莽,岁月袛优游。露下蝉吟苦,风前燕语愁。西山朝气爽,应许马曹收。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风逆。明代。黄衷。襄阳距鄂渚,七日下江程。北客乘风便,南船与浪争。孤蓬寒火淡,百丈古堤横。迟疾终相倚,吾方达此生。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宋代。洪咨夔。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唐代。章八元。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送周养心检讨。元代。张仲深。江南六月蚕重熟,此日扬舲兴倍赊。满面炎尘低客帽,一川离思属荷花。功名衮衮人千里,世路悠悠日自斜。儗驾轻车寻旧约,曳裾多在五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