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
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
七夕宿郯城。明代。薛瑄。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依韵和杨尉郊外怀乡。宋代。强至。策马长郊羡子真,独赢风物与诗论。惊飞雁鹜投前涧,归去牛羊识旧村。暴涨溪声闻远近,久阴山气乱朝昏。异乡我亦嗟游宦,莫说啼鹃有怨魂。
浣溪庄落成同社中诸友赋 其一。明代。袁宏道。一湾澄碧一丝缗,洗却平泉草木尘。溪上唱歌随孺子,楼头作客尽仙人。鵁鶄带月移西瀼,蛱蝶分花过北邻。白石青山从此始,不将簪带恼居民。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三。明代。曾仕鉴。忆卧飞云醉亦寒,海深宵日赤同看。幔亭北望燕台远,回首垂天笑羽翰。
即席用苏世贤韵送郭子昭。元代。许谦。揽辔春风入骏蹄,两堤烟柳护晴溪。黄莺自有留人意,相对残红不忍啼。
荆溪。明代。陆九州。东风静卷游丝长,桃花吹落流水香。美人照水芙蓉裳。兰桡玉腕击波去,欲来不来空断肠。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怀次韵三绝 其三。明代。王缜。闲寻酒债问诗盟,万里晴空一羽轻。不是知音频寄语,秋光何事可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