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黔阳山中十首 其九。明代。薛瑄。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次韵赵承之留别。宋代。苏过。出处事莫并,昔谙今则疏。一从畏车冕,意遂甘泥涂。种发日就白,衰颜宁再朱。壮心空万里,老病寄一区。故人来蓬海,过门问樵苏。平生诗酒豪,醉倒扶吴姝。忆昨试京兆,笑谈鼠盗无。鸡牛本同割,刀几无精粗。去去南阳野,何以为君娱。三年方赤地,政成少踟蹰。古为贤守多,方略想可图。民言或有酌,近数崔大夫。惜哉事大谬,谁为焚丹书。
彭城避地。明代。郑善夫。朔水蓟门谁问津,洪河波浪眼中新。孤舟此夜山城雨,短剑长年驿路尘。郑老有官无饱饭,杜陵多难每依人。飞书近报齐梁破,何地江湖托此身。
渔家傲。宋代。王之道。灯火熙熙来稚老。喜逢灯夕都齐到。花市绮楼随处好。人竞道。今年天气常年少。五马行游还坐笑。公堂帘卷东风了。箫鼓喧阗歌舞妙。人窈窕。也应引动南窗傲。
念奴娇 忆南湖旧游用朱小岑先生依真飘帛塘观荷韵。清代。况周颐。长卿游倦,恰年时、画里都是愁中。湖上大堤堤上路,天涯见说能通。流水三生,淩波一霎,娇眄隔香红。垂杨踠地,那时亭北阑东。谁念芳字题残,红牙拍遍,换羽更移宫。目送横塘天样阔,香雾何事惺忪。一叶颦秋,万花妆晚,肠断到东风。鸳鸯在否,梦云犹带疏钟。
太常何敢醉如泥,休沐相寻见亦稀。倦著青衫君未可,老遮乌帽我当归。
翔鸾寺里停烟棹,西子湖边看落晖。安得剧谈同一笑,孤篷六尺去如飞。
仆访吕晞朴排岸方造舟翔鸾不及见后数日有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太常何敢醉如泥,休沐相寻见亦稀。倦著青衫君未可,老遮乌帽我当归。翔鸾寺里停烟棹,西子湖边看落晖。安得剧谈同一笑,孤篷六尺去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