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两岸鹧鸪啼,翠袖天寒日又西。可是无人伴幽独,纷纷桃李下成蹊。
题毋处士画梅竹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湘江两岸鹧鸪啼,翠袖天寒日又西。可是无人伴幽独,纷纷桃李下成蹊。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二月二十一日又至南京。清代。郑孝胥。拊膺一叹上江船,风味依稀似去年。已等彭殇休感事,渐成迟暮更违天。野梅褪白纷纷雪,官柳吹黄处处烟。断送情怀谁会得,祇将怅惘替留连。
春日田园杂兴。元代。仇远。一湾新绿护茅庐,草细泥忪已可锄。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宁复进农书。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余。我爱赋归陶令尹,柳边时见小蓝舆。
十二月菊。明代。黄衷。晓逗寒丛晚弄芳,天留佳色佐鹅黄。仙家顷刻应无此,寿域光阴本不常。风雨最嫌当九日,池园已觉透初阳。悠然我有平生思,安得南山半亩庄。
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明代。薛瑄。先生累叶居邹鲁,礼乐诗书绍先祖。夫子遗风饱已闻,杏坛遗迹频经睹。一自宾兴上玉京,便拜除书绾丝组。官在中州千里馀,回首乡关路修阻。为因甘旨缺晨昏,故遣良工写乡土。淡霭初分岭上村,轻烟乍点天边树。洙泗微茫洄不流,龟蒙岌嶪黯将雨。凭轩忽若无丹青,汶水之阳见庭宇。花间一鸟窥帘栊,竹里儿童随杖履。静听如闻琴瑟鸣,细看似觉斑斓舞。先生乃是纯孝人,思亲对此融心神。锦衣有日遂荣养,寿觞更祝如大椿。吾闻昔日唐忠臣,大行跋马高嶙峋。白云孤飞绕亲舍,望之不觉涕零巾。至今香名满人耳,先生岂不追芳尘。愿将此图莫轻掷,子孙永作传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