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
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
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六十六。唐代。白居易。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临江仙。近现代。刘永济。闻道锦江成渭水,花光红似长安。铜驼空自泣秋烟。绮罗兴废外,歌酒死生间。野哭千家肠已断,虫沙犹望生还。金汤何计觅泥丸。西南容有地,东北更无天。
幽栖。宋代。陆游。幽栖少人客,积病得衰残。身纳分司禄,儿须远次官。新寒换衣典,闲日借书观。更叹秋来瘦,晨兴觉帽宽。
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一作卢崇道诗)。唐代。张说。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佳辰改宿昔,胜寄坐睽携。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珪。
吴翰林南夫借少宰吴公宅次南夫韵。明代。王云凤。幽亭危处读书庵,月白风清好纵谈。竹石暂留凭客赏,乾坤同寄欲谁惭。地偏巳觉离亭外,调古时闻起巷南。我拟借游应不惜,春忙曾未卜东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