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无复更思身外事,
未能全尽世间缘。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
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斋戒满夜,戏招梦得。唐代。白居易。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桂枝香 寄题王古直镜阁。清代。沈岸登。栋云叆叆。傍西子湖边,曲堤潇洒。曾记六桥,烟景旧游都在。菱花一片朝光冷,点青螺、两峰横黛。何年占取,鸥沙鹭渚,柳梢花外。有多少、画桡同载。负山水曹衣,当风吴带。梦里屏山惯听,渔歌钦乃。天涯游子归还未,预相期、笋厨虾菜。疏帘尽捲,添他高枕,醉眠吾爱。
次韵答唐卧公。明代。陈曰昌。共住江村一带偏,如君相与出尘缘。春风入座人同拂,秋月当窗魄迥悬。
赵妹自咸阳寄华州石缝山芋来作绝句二首 其二。宋代。晁说之。秦中驩喜迎吾祖,知道官家不用兵。今日曾孙何所负,华山芋蓣自多情。
学录李诗翁以诗访予于乳溪之上且求县学积俸。宋代。虞俦。二月江南花气昏,锦囊诗话喜重温。百篇换去东湖骨,一醉招来北海魂。投老黄尘真左计,半生青眼向谁论。学宫乞俸能多少,骥子怜渠蚤候门。
旅兴 其四十二。明代。刘基。秋山青如烟,秋月白如水。登高俯空旷,咫尺见千里。悠悠孤云行,袅袅凉风起。凉风吹客衣,客心随风飞。愿作沧海潮,朝来莫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