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
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
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
使人不疑见本根。
石笋行。唐代。杜甫。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谢侃老送苦笋。宋代。袁说友。箨老泥黄千仞种,个中风味亦佳哉。误人政为甘言诱,爱我从渠苦口来。
寄陈柱尊 乙卯。近现代。冯振。君本岑寂士,我亦清閒人。孜孜岂为利,戚戚非畏贫。虽存救世念,何尝忘隐沦。志同愿亦等,莫逆相交亲。谓言学成日,与世同一新。然后赋归来,相将干白云。肆志山水间,麋鹿以为群。得失不复知,理乱非所闻。放浪形骸外,惟有酒一尊。君已得所愿,我犹牵俗尘。出处类参商,言笑难为因。宇宙为蘧芦,万里犹比邻。何必同一室,然后尽殷勤。瑟瑟生悲风,惨惨兴愁云。弱肉强之食,一屈难再伸。纵有桃源地,宁能避暴秦。岂宜慕原宪,方当效终军。閒居非今日,盍共拯斯民。功成归田去,长揖当途人。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其七。宋代。王安中。烟槛风湍想胜游,新秋莲芡及旁州。先生对影招明月,政得加餐慰少留。
十里岩石壁。宋代。沈与求。巨灵手擘青瑶璞,平削无痕看斧凿。六丁取将天路遥,雷电收威半空落。至今崒嵂横道旁,绝壁万仞青茫茫。倚天屹立不可近,下视培塿如群羊。藓花斓斑风雨溃,藤梢夭矫蛟龙戏。中开微窦走鸣泉,白虹吞吐涵秋气。泉流万古潭水深,山寒无风郁沈沈。下田纳纳禾稼茂,发源沾溉初何心。峭直谁令据当路,松柏萧森半烟雾。犹恐夜深魑魅惊,更遣山灵谨呵护。
次韵姚美叔约寻春之什。宋代。苏过。厌看尘土暗春晴,喜见池塘翠浪生。曲水会当追逸少,斜川终拟学渊明。歌呼且尽杯中物,寂寞何忧身后名。况有岑参好奇怪,为君试草渼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