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暗蛊有时迷酒影,
浮尘向日似波流。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平地才应一顷馀,阁栏都大似巢居。入衙官吏声疑鸟,
下峡舟船腹似鱼。市井无钱论尺丈,田畴付火罢耘锄。
此中愁杀须甘分,惟惜平生旧著书。
哭鸟昼飞人少见,伥魂夜啸虎行多。满身沙虱无防处,
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南歌未有东西分,敢唱沦浪一字歌。
荒芜满院不能锄,甑有尘埃圃乏蔬。定觉身将囚一种,
未知生共死何如。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
苦境万般君莫问,自怜方寸本来虚。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唐代。元稹。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平地才应一顷馀,阁栏都大似巢居。入衙官吏声疑鸟,下峡舟船腹似鱼。市井无钱论尺丈,田畴付火罢耘锄。此中愁杀须甘分,惟惜平生旧著书。哭鸟昼飞人少见,伥魂夜啸虎行多。满身沙虱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南歌未有东西分,敢唱沦浪一字歌。荒芜满院不能锄,甑有尘埃圃乏蔬。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苦境万般君莫问,自怜方寸本来虚。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夏日绝句二首 其一。清代。姚鼐。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忽有㝛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四。清代。查慎行。南北分飞怅各天,输他先我著归鞭。欲逃世网无多语,莫遣诗名万口传。
夏日园亭七首 其一。明代。郑学醇。琅玕百尺漫摇风,石榻闲吟日可中。黄鸟自来还自转,绿阴谁惜又谁同。
也适轩写怀和水村冢宰。明代。顾清。达人任真性,于世鲜求馀。山林与城市,所在靡絷拘。孔明南阳日,栖止一草庐。及当将相权,艺桑不千株。走也林壑士,尘途失东隅。方将策驽蹇,而与飞黄俱。长夏平津馆,文酒共清娱。投之金玉章,重以来禽书。一吟消暑溽,再玩忘时虞。飞云当我前,不去两踟蹰。缅怀清池曲,水华应遍舒。馀欢似许续,将子问何如。
题河阳后城平嵩阁。宋代。李迪。南指嵩高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其三 云巢鹤睡。元代。叶颙。烟梢深处稳栖翎,标格孤高迥出群。只恐听琴惊梦醒,踏翻松顶一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