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历半张馀十四,灰心雪鬓两凄然。
定知新岁御楼后,从此不名长庆年。
题长庆四年历日尾。唐代。元稹。残历半张馀十四,灰心雪鬓两凄然。定知新岁御楼后,从此不名长庆年。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经天姥寺。清代。王又曾。天姥峰阴天姥寺,竹房涧户窈然通。老僧敲磬雨声外,危坐诵经云气中。禅榻茶烟成夙世,天鸡海日又春风。回头却意十年梦,曾无影梦与山东李白同。
君子有所思行。明代。徐威。命驾出城郭,局局遐作观。南伐苏冢木,北采背峪兰。东濯激浪河,西登悬鼓峦。游览不称意,临风发长叹。谷口子真隐,岩下傅说官。闭由有本性,天道乃相干。我欲焚我笔,堕我肺与肝。萧然死灰场,庶以除劖刓。
送戴汉老。宋代。叶适。隐侯之郡成公宅,辞流屈注回理窟。前辈渊骞晚凋谢,后进远求蚤超绝。圣朝论士皆公卿,千乘何足留高名。春风无痕万情化,尽付双溪舞雩下。
松斋秋咏吹黄存之韵七首。宋代。裘万顷。闭门思古或伤今,每有诗来默契心。纸上不须评巧拙,尧夫只是静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