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只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
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
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
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未知所穷竟,且作新诗谣。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唐代。韩愈。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只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未知所穷竟,且作新诗谣。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自有庐山岁几千,鄱湖相对是何年。自有湖山初见我,一十四载九洄沿。
每从南极瞻五老,及到西江望比肩。芙蓉削出珠玑口,银河倒泻香炉烟。
过鄱湖望庐山因作湖山吟时庚辰春王十一日也。明代。郭之奇。自有庐山岁几千,鄱湖相对是何年。自有湖山初见我,一十四载九洄沿。每从南极瞻五老,及到西江望比肩。芙蓉削出珠玑口,银河倒泻香炉烟。九叠苍屏空杳杳,千寻瀑布亦溅溅。阴阳此际藏真宰,流峙分形俱后天。天生名山必有配,高广依稀二者传。非山莫与湖吐噏,非湖孰任山蜿蜒。雨后洪泉飞洒落,秋来惊浪恣腾骞。澄流舒卷如涘滴,芳麓沉浮但浣湔。不向湖情窥浩漠,安知山德备泓渊。湖山阅人亦有数,何人独领湖山全。百里舟行异横侧,多年望眼破拘挛。空灵一气开昏晓,幽光百道变黄玄。随意犹能招俯仰,息心或可尽中边。及此方求江汉始,因之欲向斗星连。耳目今朝如是耳,湖山万古自悠然。
寄孙巨源 其一。宋代。刘攽。袅袅柔芳浅浅春,早梅花白柳条新。归艎去后无来客,占得风光不共人。
临顿 其三。唐代。皮日休。茧稀初上簇,醅尽未乾床。尽日留蚕母,移时祭曲王。趁泉浇竹急,候雨种莲忙。更葺园中景,应为顾辟疆。
题海棠二首。宋代。李石。百鸟啼春树树红,轻舟掠岸往来风。江南江北花多少,都在先生酒盏中。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宋代。葛长庚。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