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唐代。岑参。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明代。刘基。华池浸皓月,高下共清莹。烱如长明灯,飞入大圆镜。又疑铅汞炉,伏火发宵映。层轩问九秋,万象出昏暝。月米池色动,月去池色定。窥临足游适,玩味见心性。珍重无生侣,于焉托清净。宴坐六尘空,百魔从律令。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宋代。黄庭坚。东南万里江,缘净一杯酒。王孙江南去,更得消息否。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五。清代。纪昀。巴亚翻翻数寸零,桔槔到手不曾停。论园仿佛如朱荔,三月商家已买青。
青楼怨。唐代。王昌龄。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高房山小画。明代。傅汝舟。春山溟濛气欲滴,古绢元代标房山。空亭尽与恶木离,恍有仙客游其间。吾乡漫士早学此,笔意迥入房山里。晴天简点更摩娑,满堂烟雾来无何。
再用韵寄抟霄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玉立堂堂紫桂枝,云川中隐寓天涯。风神萧散能谈道,格调清新解作诗。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澄澄胸次人谁识,祗有清风明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