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闻远路,谓是等闲行。及到求人地,始知为客情。
事将公道背,尘绕马蹄生。倘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途中寄友人。唐代。孟云卿。昔时闻远路,谓是等闲行。及到求人地,始知为客情。事将公道背,尘绕马蹄生。倘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孟云卿。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次韵和庄君翔声近作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能澈菩提物外情,不须遗世学逃名。乐天自有无穷趣,当代谁怜太瘦生。眼看大千真苦恼,心通半偈即矜平。此身未受贪嗔误,糊口何妨藉笔耕。
戏书德公轩后桃花。宋代。李复。百叶仙桃倚故台,刘郎去后几时栽。红尘拂面人来看,只有灵云放眼开。
送荣咨道。宋代。吕陶。并府最多士,朋游皆喜君。小官虽困俗,秀气自凌云。道远车方轧,风高酒未醺。亲闱极西望,薄霭似秋汾。
题余君肃曰严忍斋。宋代。王迈。君肃吾良朋,天资秀而颖。以忍名其斋,求余为序引。余闻刃制心,其字谓之忍。一忍宽百忧,百动归一静。人心本至明,万善集虚境。外物一障之,天真随晦泯。意猿肆颉颃,气马浪驰骋。以忍作防闲,如物有绳准。圣贤养心学,最切是惩忿。愚者一不校,鲁者三自省。行行无取才,宜为夫子哂。师德岂懦夫,见善必操秉。唾面令自乾,可以愧不逞。公艺忠孝人,家法肃而整。九世有盘盂,一字其要领。愿子继自今,去过贵乎敏。育德必体蒙,辨义直观井。意融妄尽消,心清事亦省。我少染习气,近亦痛除屏。作诗虽警君,且欲以自警。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 其一。明代。杨继盛。一饮初歌第一歌,乾坤万物属中和。醉乡能发天然乐,况复幽人情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