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登秦望山。唐代。薛据。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薛据。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往还等妄虑,谁能不同天。天枢寂不动,万事如云烟。异哉狂驰子,乃欲出人寰。垂涎探宝藏,脱迹蓬莱山。耳能听丝竹,目能辨蚩妍。天灵参我前,宇宙相周旋。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唐代。朱湾。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风霜未必来到此,气色杳在寒山中。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八犯玉交枝 其二 蘧庐见和。叠韵詶之。近现代。周岸登。寒甚尧年,运丁贤劫,问鹤鹤应无语。人悯冬穷天更惜,幻作银城珠树。圆穹低杵。岁晚孤客衣单,围炉谁为添薪楚。还被冷风吹泪,琼瑰盈路。忆曾赋笔裁圭,诗心拟絮。一时山雅扶步。宴梁苑、纶巾欹羽。更谁管、堆檐填户。正屏曲、传歌按舞。昔年风措今销去。便换谱阳春,情怀记得阿连否。
岁晚怀古。宋代。王安石。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遥谢载醪怯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宋代。苏辙。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楼台百年旧,花竹一番新。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后身。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
赋得文异水而涌泉得而字七排。清代。石嗣庄。涌泉妙喻品题奇,开府推崇赵国诗。学到百川才沛若,赋成两汉德袆而。千言自挟惊涛壮,一字全消涨墨滋。挥洒真能添活泼,纡回应与作涟漪。鲸铿能得汪洋势,獭祭都袪汗漫词。远溯源头三峡上,高标名手六朝时。拟将郭象悬河口,为抒宗生破浪思。锦绣每翻新颖样,波澜独具老成姿。书中味义珠船获,篇里搜珍铁网垂。好藉韩潮留后劲,不妨陆海仰前规。十分卓识呈泾渭,五色文章绘涣濉。想见寸心滂沛吐,露毫濡染正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