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章孝标。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罢县解归途中闻子规三首。宋代。曾丰。陶令先几归去来,云何谢令要人催。子规误认陶为谢,莫怪区区劝又催。
雪屋为通上人作。元代。李孝光。倒挽天河转翠微,玉虬鳞甲满天飞。道人结屋东边住,爱看晴花不掩扉。
强半春光未足看,花心柳眼尚盘桓。景阳不放融怡色,密雨犹矜料峭寒。
借问董工湮沮洳,何如骑马按冈峦。几番回首自惆怅,可借江南一钓竿。
元丰六年二月检田凌塘中马上口占因简德器主簿。宋代。华镇。强半春光未足看,花心柳眼尚盘桓。景阳不放融怡色,密雨犹矜料峭寒。借问董工湮沮洳,何如骑马按冈峦。几番回首自惆怅,可借江南一钓竿。
金山寺。宋代。梅尧臣。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挽吴春卿舍人。宋代。喻良能。出处平生似昔贤,高风劲节凛朝端。回天议论心无歉,脱腕文章世所难。斫铁叫天蛮獠服,调羹满钵里闾欢。定应直笔书英躅,留与千秋后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