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唐代。杜甫。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现在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浪淘沙 枕上杂闻秋声,谱成此解。清代。陈嘉。铁马颤楼阴。风撼疏林。荒烟满地乱蛩吟。街鼓迢迢更漏转,月色将沉。何处捣寒砧。捣碎秋心。天边孤雁递哀音。啼彻城乌鸡动野,好梦难成。
夜投白莲寺(在甫里)。元代。徐贲。饮别东家叟,行投西寺僧。无风收阁幔,有月罢廊灯。竹夜声偏集,池寒色似凝。无端值诗景,清兴觉逾增。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四。明代。薛瑄。御沟新柳湿鹅黄,佩马朝回雨露香。柏府文书春日静,相过唯觉和诗忙。
和伴读钟启晦赠刘渊然高道诗韵。明代。唐文凤。乘风欲访羽人邱,道骨仙姿第一流。坛上荧光宵礼斗,匣中剑影晓横秋。姓名久达黄金阙,品籍应居白玉楼。圣代只今崇教典,何烦紫气出关浮。
塞芦子(芦子关属夏州,北去塞门镇一十八里)。唐代。杜甫。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