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三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三朗读

天理生生本不穷,要从知觉验流通。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朗读
()

猜你喜欢

酾酒椎牛诧里豪。临流觞咏富时髦。纷纷世态浮云变,草草生涯断梗漂。

愁不寐,夜难朝。广陵散曲屈平骚。从今有耳都休听,且复高歌饮楚醪。

()

楔子

(冲末扮刘天祥、搽旦杨氏、正末刘天瑞、二旦张氏、俫儿同上)(刘天祥诗云)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闲。自家无运智,只道作家难。自家汴梁西关外人氏,姓刘名天祥。大嫂杨氏,兄弟是刘天瑞,二嫂张氏,我根前无甚儿女,止天瑞兄弟有小孩儿,年三岁也,唤做安住。我那先娶的婆婆可亡化了?这婆婆是我后娶的。他根前带过一个女孩儿来,唤做丑哥。我这兄弟和李社长交厚,曾指腹为婚。李社长根前得了个女孩儿,唤做定奴,也三岁了,他两个可是两亲家。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足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搽旦云)俺两个年纪高大,去不的了。(正末云)哥哥知嫂嫂守着祖业,我和二嫂引着安住孩儿。趁熟走一遭去。(刘天祥云)这等,你与我请将李社长来者。(正未云)我便请去。(做请科,云)李亲家在家么?(社长上,云)谁唤门哩?我开开这门。原来是刘亲家,有甚么话说?(正末云)俺哥哥有请。(见科)(社长云)亲家,你来唤我,莫不为分房减口之事么?(刘天祥云)正是。只因年岁饥歉,难以度日,如今俺兄弟家三儿。待趁熟去也。我昨日做下两纸合同文书,应有的庄田物件房廊屋舍,都在这文书上,不曾分另。兄弟三二年来家便罢,若兄弟十年五年来时,这文书便是大见证。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也,与我画个字儿。(社长云)当得,当得。(刘天祥念科,云)东京西关义定坊住人刘天祥,弟刘天瑞,幼侄安住,则为六科不收,奉上司文书,分房减口,各处趁熟。有弟刘天瑞,自愿将妻带子,他乡趁熟。一应家私田产,不曾分另。令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收一纸为照。立文书人刘天祥同亲弟刘天瑞,见人李社长。(社长云)写的是。等我画个字,你两个各自收执者(画字科)(正末云)既有了合同文书,则今日好日辰,辞别了哥哥、嫂嫂,引着孩儿,便索长行。亲家,我此一去,只等年成熟时便回家来,你是必留这门亲事,等我回时,成就此事。(刘大祥云)兄弟你出路去,比不的在家,须小心着意者。有便频频的稍个书信回来,也免的我忧念,(正末云)哥哥放心,您兄弟去了也。(唱)

()

晓看春水满方塘,静掩柴扉白日长。花意风光空烂漫,客愁山色对苍茫。

扬州歌吹今何在,陶令田园亦就荒。试问南来米贵贱,欲随春浪过潇湘。

()

望中劈箭度轻篙,谁省侬家意气豪。潮落潮生不关汝,三吴是处有风涛。

()

三边骑火照桃林,髀骨浑惊岁月深。衮绣东征非有意,衣冠南渡不甘心。

人皆稳步金悬印,公为捐躯雪满簪。将相勋名千古事,试将全传细推寻。

()

江南春早,尚余寒门巷,杨花飘逐。一色初梅开尽也,不数芳园红绿。珍重骚人,幽怀分寄,高韵歌黄竹。六花羞避,满笺凌乱琼玉。
应念有客长安,履穿东郭,无与怜穷独。鼓棹前溪非兴尽,寒怯水栖岩宿。咫尺君家,瑶田无径,冰柱排银屋。瓮头春到,唤回晚梦清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