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帙赋新篇,语番冰玉洁。
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
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
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
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
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屡。
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卷首一篇次韵归之。宋代。汪炎昶。钜帙赋新篇,语番冰玉洁。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屡。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汪炎昶。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新阳初应,乐事起彤庭。和气满吴京。帝家来庆东皇寿,西母共长生。金书玉篆灿龙文。前导沸欢声。修龄无极名无尽,一岁一回增。
导引(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乐章(淳熙二年)·奉上册宝导引曲)。宋代。周必大。新阳初应,乐事起彤庭。和气满吴京。帝家来庆东皇寿,西母共长生。金书玉篆灿龙文。前导沸欢声。修龄无极名无尽,一岁一回增。
送季潭北游兼柬张仲举二首 其二。元代。丁复。师尊已赴五天远,弟子宁辞万里遥。麟凤效灵当盛世,夔龙让德列清朝。欧阳外友交潜子,华下封人祝圣尧。好在玉堂张太史,菲言应亦采刍荛。
鹧鸪天·翠勺银锅飨夜游。宋代。王千秋。翠杓银锅飨夜游。万灯初上月当楼。香入手,暖生瓯。依然京国旧风流。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宋代。苏辙。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君既至,未暇及此。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君乃具道其事。余感之,作二绝。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子瞻新筑东坡雪堂。〉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宋代。梅尧臣。北风如刀割寒骨,谷已成囷不仓猝。任从密雪落交加,旋采乾薪烧榾柮。锄犁满屋牛在牢,鹅鸭乱鸣鸡乱发。割烹炊黍待邻叟,饱向茅檐闲兀兀。田家此乐乐无涯,谁道一生空汨没。公希平子定何如,我效梁鸿终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