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县当年逼塞垣,乃翁采棒此悬门。馀威尚可消奸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一。宋代。汪炎昶。淮县当年逼塞垣,乃翁采棒此悬门。馀威尚可消奸猾,故老应思识子孙。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汪炎昶。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答王霞举兵部 其一。清代。赵树吉。素女弹瑶瑟,丝寡弦乃悲。焉知壮士怀,凄若窈窕思。羲和駷北驭,万象无春姿。孤芳擢冰雪,荣悴理亦齐。歌君寒梅句,惄焉感生迟。
新凉书怀四首 其四。宋代。陆游。山川遗迹晋唐馀,水竹相望许洛居。一齿屡摇犹决肉,双眸虽涩尚耽书。郊原夜夜驱耕犊,村店时时秣蹇驴。客问若为娱老境,吾儿未与短檠疏。
南岳纪游 其七。明代。黄廷用。会仙桥上石粼粼,桥下瑶花无数春。秪为俗缘牵白日,谁能冥悟出红尘。壮游司马风流在,未达虞翻骨相屯。十载封侯元有命,懒残果是度人人。
送同年施亨父令固始。明代。顾清。霄汉初分列宿光,固陵回首是桐乡。驿程到日齐封尽,乡信回时郢树苍。莫以官曹殊内外,直须政事抚流亡。老成人物经纶手,遴选应无负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