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村居。清代。郑板桥。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树木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乌鸦在鸣叫,宿雨初霁,残云旭日辉映成霞。
东风已经吹绿了早春的春草,小雨天气早晨仍然感觉到寒意。
村里小船上的人隔着烟雾在呼唤自家的鸭子,酒家沿着河岸扎着篱笆。
长久以来远离尘嚣,不要让江涛之声传入遥远的水村。
溟潆:模糊不清。湿云:雨后云。
先春:早春。后夜:指早晨。
深居:谓远离尘嚣之世。远沙:远村。江南水村多以“沙”命名。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善权洞。明代。吴贞吉。空际碧于澄,探奇拂曙登。千年藏古雪,五月遂无冰。梦去疑庐阜,醒来得武陵。依稀星汉近,怅望六朝僧。
再用韵三首。宋代。裘万顷。无心对客煨黄独,有意看云傍白间。终日区区弄文墨,笑他齐已与高闲。
昭君曲。宋代。姚宽。汉宫深锁千蛾眉,妒宠争妍君不知。昭君自恃色殊众,画师忍为黄金欺。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萧萧车骑如流水,惨澹风沙千万里。昔年公主嫁乌孙,妾身况是良家子。自嗟薄命无归路,弱质安能事强主。可怜宫锦换氊裘,忍变故音作新语。马上琵琶送将远,行路闻之亦凄断。寄书空怀雁南飞,只有怨歌传入汉。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头白。白璧骏马无时无,倾国倾城难再得。
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宋代。苏轼。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怜此腰肢袅”,文字小异。当为讹成无疑。?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藜床听雨卧,雨霁抱琴行。古径荒苔合,秋渠坠叶平。流年悲雁影,往事咽蛩声。谁识玄都观,刘郎旧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