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江乡暑尚微,林寒老客未更衣。复愁刈麦雨不止,况是索租人正饥。
谷秧出水青青短,筀笋登盘个个肥。门外泥深无辙迹,相从莫怪出村稀。
四月廿四日雨中寄仲庄。元代。吕诚。四月江乡暑尚微,林寒老客未更衣。复愁刈麦雨不止,况是索租人正饥。谷秧出水青青短,筀笋登盘个个肥。门外泥深无辙迹,相从莫怪出村稀。
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吕诚。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浣溪沙。唐代。薛琼。拂晓花枝宿露凝。摘来朵朵滴红冰。参差浓淡称瓷瓶。照影流霞浸研水,倚风馀麝散溪藤。助人吟思十分清。
晓过扬州。清代。蒋师轼。潮声风力一帆遒,午夜霜花冷舵楼。幽梦初醒江海曙,人携残月到扬州。
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五首。宋代。程公许。共蜡登山屐,俄寻下水船。到家人怪问,满袖挟风烟。
番俗 其五。清代。郑霄。灌溉无烦土脉饶,才经播种不耘苗。登场一岁支三岁,谁上屯田十二条。
元日枕流亭听雨。宋代。谢翱。征铎残年雨,吟听忆到城。愁云侵歙尽,梦日向吴生。药产难离性,滩流不掩声。他宵桦烛饮,因想此中行。
送廖少卿上京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理寺名卿得俊僚,六年又促紫宸朝。石城解缆江风细,淮浦扬舲海雾消。入觐九天瞻日月,联班五夜听箫韶。吾人久抱苍生念,清问深期答圣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