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山前铜鼓声,野花蛮果不知名。却喜土人能爱客,蒌蒂槟榔相送行。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其二。元代。吕诚。铜柱山前铜鼓声,野花蛮果不知名。却喜土人能爱客,蒌蒂槟榔相送行。
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吕诚。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龙潭。明代。郑学醇。今夕他乡月,遥看正上弦。金波殷地涌,玉镜待时圆。水宿频推枕,长歌独扣舷。微微风露下,秋意已泠然。
惜分飞(九日)。宋代。袁去华。平日悲秋今已老。细看秋光自好。风紧寒生早。漫将短发还吹帽。寂寞东篱人不到。只有渊明醉倒。一笑留残照。世间万事蝇头小。
梅花。宋代。陆游。我与梅花有旧盟,即今白发未忘情。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身世何曾怨空谷,风流正自合倾城。增冰积雪行人少,试倩羁鸿为寄声。
寄题张傅野万玉山房 其二。明代。区大相。楚岸湘烟卜筑宽,孤亭修竹半临湍。经冬青青杳霭色,长夏肃肃高云寒。坐引清风摇佩玉,閒看佳句满琅玕。为君且就灵丘赋,未得相从蒋径看。
宿存存庵。元代。吴景奎。林下道人何处去,老君观里礼星坛。佩环遥候青牛过,台殿惟留白鹤看。一榻松云容我宿,半岩风气逼衣寒。五更马足车尘动,得卧山中梦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