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歼雠正此时,纷纷将士尽登陴。十年我亦曾磨剑,安敢军前后健儿。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六。近现代。王冷斋。报国歼雠正此时,纷纷将士尽登陴。十年我亦曾磨剑,安敢军前后健儿。
王冷斋(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与日军据理力争。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王冷斋前往东京出庭作证。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960年病逝。...
王冷斋。王冷斋(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与日军据理力争。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王冷斋前往东京出庭作证。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960年病逝。
翌日对客雨中再和。宋代。魏了翁。风雨盲程不少宽,告焉藐藐似殷顽。苦於风月佳时竞,甘向云霓望处悭。天角自从盈里缺,人心正要用时閒,浩然此乐无时极,应笑徽之兴尽还。
自仙潭治归舟呈王鸥盟。宋代。杨冠卿。扁舟夜泊蓼花丛,晓挂风帆苕水东。拟办盖头茅一把,十年湖海浪飘蓬。
登阴那山。明代。饶立定。兀兀峰凌五色霞,峦林郁处稳僧家。雁从绝巘迷飞影,豹伏深隈发物华。苔滑应嫌屐齿折,风吹犹恐帽檐斜。登高作赋何人事,青草岭头笔底花。
司徒俞公挽歌 其二。明代。黎民表。台中俄解印,海上托求仙。枢筦逢明主,金貂起暮年。途长孤剑在,恩重一身捐。不藉麒麟画,千秋月旦传。
十月望后至凌淞南家饮于芙蓉径作诗四首此首有关弘宜写寄宁海县。明代。张弼。拒霜开遍有馀花,浓绿云中点绛霞。老我归来惊始见,题诗先报阿宜家。
乏嗣承宗亦可羞,掌珠喜见瑞光浮。家声有绍惟杨震,天道无知只邓攸。
贺客每传诗志喜,誇人不用酒消忧。他年好绍箕裘业,才俊当推第一流。
春庵杨纪善见子之喜有诗次韵奉贺三首 其一。明代。唐文凤。乏嗣承宗亦可羞,掌珠喜见瑞光浮。家声有绍惟杨震,天道无知只邓攸。贺客每传诗志喜,誇人不用酒消忧。他年好绍箕裘业,才俊当推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