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帆依暝渚,带酒宿沙头。戍鼓严更漏,寒钟落钓舟。
霜明城下水,月暗海西楼。薄晓啼猿罢,苍苍远树愁。
梅江夜泊。明代。王恭。卸帆依暝渚,带酒宿沙头。戍鼓严更漏,寒钟落钓舟。霜明城下水,月暗海西楼。薄晓啼猿罢,苍苍远树愁。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村舍杂书。宋代。陆游。舍南种胡麻,三日幸不雨,晨起亲按行,已见青覆土。穷人如意少,喜色漏眉宇。儿童勿惰偷,造物不负汝。
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 其一。明代。沈周。乐事春来要不空,直登峰顶路方穷。青山始尔三人酒,白发泠然万里风。城郭周遭江势转,莺花烂漫物华同。太平无象今成象,好在诗篇杖屦中。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宋代。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问赵有方乞琴。宋代。李石。公子年时尚奇伟,大剑横腰发冲起。自言学道晚有得,心静无波古潭水。平戎万卷喑不吐,蟠向胸中作宫徵。眼明惯识峄阳材,手制教成古绿绮。人生会费几两屐,巧处才容一张纸。许多黑瘦肯忍饥,枵腹悲鸣聒人耳。公子公子赠我来,明珠白璧遭沉埋。我家老马解仰秣,渠家煮鹤充枯柴。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下声声一村雨。